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出得嚟揀,預咗要還

新年大掃除,簡單的整理好東西便已經不錯:書還書的放、碟還碟的排、衫還衫的疊。很快,眼前便有一幢未開封的影碟和一推未知結尾的書本。

有多少次逛到嘈喧巴閉的影碟店,找到剛出爐而在電影院上映時錯過的好戲、發現傳聞再看多三次便有另外四個新角度的大師級劇本、尋回三部曲又三部曲的序章和外傳以至另一個高清重拍劃時代紀念特別結局編加製作花絮。又或湊巧經過人頭湧湧的書店,為著要重拾點點文藝書倦氣息、看看哪一百件事在死前必定要做、助燃一個又一個三分鐘熱度的知識型目標,還未計算要搬幾套金庸倪匡張小嫻回家擺一個疑似文昌陣。

別怨商人大減價將閣下的家變成他們的迷你倉,只怪我們夠消費力卻不夠消遣力。花得起錢、花不起時間,莫說風塵三俠好看,封塵三十盒更好看。

算一算眼前的影碟,以港產片平均九十分鐘、荷里活片平均一百二十分鐘、還未計DVD的額外片段:打個折,兩倍速度快門也要接近五天不眠不休,人未死影碟機也先行一步了。抬頭再望望書架,母語中文書、次語英文書我也不知自己的讀速了,還未包括閱讀有先天性催眠作用:還以為有一個學位放在那裡等著要完成。

其實,還有左手邊幾盒未完成的遊戲帶、右手邊無數隻聽過不夠一次的唱片;我還想實踐很多個朋友的「得閒出嚟飲嘢吖!」和落筆於無限篇找到無敵籍口的網誌。原來,消遣也是債。

於是,我開始找到在車廂內看書相比打機的優越感,也為科技能夠將電影放在手機中分段欣賞而讚嘆。

正當我為成功抗衡將一套精裝鹿鼎記帶回家而鬆一口氣時,噢屎我好像較了時間錄影電視版

撰:時代旁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